
我要投稿 新聞熱線:021-60850333
在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,朱凱干了不少“開先河”的事:比如,推進信息化教育;在初中部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,并構建學生專題講座、個體咨詢和班主任心理工作培訓體系……
在雪域高原,陳楊明深知一名上海90后黨員教師的責任與擔當。他希望將上海教育的德育、科技、社團、信息技術等品牌項目帶到日喀則,促使當地教育理念、管理方式和課堂教學方法進一步發展。
當前,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,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,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構全球創新版圖。人工智能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戰略重點之一,近年來獲得長足進步,給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。
1952年,郭文安成為華中高等師范學校(華中師范大學前身)教育系第一屆學生,與華師結緣。從1956年畢業留校任教到2021年在桂子山上迎來他九十華誕,屈指算來,老人已經在這里工作生活了69年。69年間,他甘為人梯,辛勤培育學生;他腳踏實地,認真做好科研;他筆耕不輟,一生精心編撰《教育學》教材。
“我這一輩子,就做一件事,能把童年時期的夢想付諸現實,是很幸福的!1936年出生的劉永坦,比世界第一臺實用雷達晚“出生”一年,他卻用一生追趕乃至領跑世界雷達技術的發展腳步。
“先生始終以國家發展為己任,不僅在天文學領域作出了卓越貢獻,還為青少年科技人才的發現和培養拼盡全力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!被叵肫鸩痪们按矶鲙熗蹙R琯先生出席“德耀中華——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”的情景,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韓金林動情地說。